第114节(1 / 5)

徐清麦看得忍俊不禁,又叮嘱一定不能让他们去湖边玩。

赵阿眉赶紧道:“您放心吧,都拘着呢。”

徐清麦和她往里走,看着善堂在这边帮忙的几个孩子,里面就有当时跑去镇上求救的小女孩儿阿莞。

她又突发奇想:“这么小的孩子老是拘着也不行。或许应该开个小学堂,让人教教他们识字,做人的道理。懂事了自然就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了。”

他们这年纪,搁后世还在上幼儿园和小学的年纪呢。

赵阿眉有些惊喜。

她是知道徐娘子与周录事爱给人讲学的,但是开小学堂吗?她可从来没有想过自家儿子还有能正儿八经上学学认字的一天。

徐清麦却是说做就做:“你去附近寻访一下有没有什么读书人,愿意来这儿当老师的。不单单是小孩儿,其实你们也是需要学会认字的。认字的好处可多了去了。”

她打算在工坊里搞一个学校,白天是子弟小学,晚上就是扫盲夜校。。

赵阿眉张大嘴:“我们吗?”

她自己认识一点字,在十里八乡都算是很难得的了。

“对!”徐清麦认真的道,也没有多做解释,“赶紧去找。”

赵阿眉虽然不懂为什么徐娘子这么看重这个,但本能的知道这东西是对她们有利的,连忙应下,打算晚一点就找王一方去问问。他是牙人出身,人脉广,找他准没错。

徐清麦安静的巡视了一圈手工皂作坊,大家各司其职,齐玉在教导几个新人,看上去像模像样。在那件事之后,徐清麦给她发了一笔丰厚的奖金,感谢她拦住了冯婶子——如果不是她及时发现并且弄出动静来惊醒了大家,那可能邵东的人就悄无声息的摸过来了,到时候会是什么场面就难说了。

齐玉拿到那笔钱,高兴极了。

有了钱,有了夸奖,仿佛就有了底气,齐玉原本的胆怯和讨好型人格虽不说已经完全消失,但比之前好了很多,整个人似乎都舒展开了,看上去精神奕奕。

赵阿眉还向徐清麦汇报了一下最近的生意情况:“一直不停的有人找上门来,想从咱们这儿直接买手工皂,但是我都让他们去找车马行和陆郎中了。娘子,咱们真的不直接卖给他们吗?”

徐清麦明白她的意思,立刻正色道:“不,不卖。既然我们和康家陆家签了契,那就一定要遵守契约。你要记住,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诚信。毁约或许能获得一时的利益,但绝对会后患无穷。”

这两个合作伙伴她还是很满意的,从不拖欠货款,而且在南北方都各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