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节(2 / 5)
的真理,只能抛砖引玉。
在她看来,传统医学其实瑰宝无数,而且他们是有能力演化为现代医学的,只是后来太过于注重哲学思辨和玄之又玄的阴阳那一套,将路越走越窄。
徐清麦很期待看到此时在没有后世那么多复杂因素掺杂进来的传统医学,在加入现代医学的知识以及思维逻辑之后会演变成什么样子。
她对钱浏阳露出笑容:“有讨论是好事。”
钱浏阳显然也是这样认为的,因此并不显得太过忧虑。
就在徐清麦在钱家和钱浏阳畅聊的时候,周自衡也终于回到了司农寺。
他可不敢像在润州屯那样,每日大摇大摆的等到上午十点才去,而是早早的就起来了,准备在点卯的时候准时到达。
虽然天才蒙蒙亮,但里坊的大门前已经聚集了一群人,等着里坊开门。因着这里是达官贵人们住的兴道坊,大多数都是准备上朝的朝臣以及他们所带的小厮和家奴。
周自衡很感兴趣的观察着周围的场景。
他发现除了一些年纪实在大的官员会坐马车之外,实际上骑马上朝才是主流,而且并没有看到轿子。印象中,轿子是贵夫人才会乘坐的工具,成年男人坐轿容易被人嘲笑。或许,这也说明大唐比起后世的宋明,的确是武德充沛了一些。
而每一匹马的马鞍都被装饰得很讲究,家奴在前头牵马,官员们坐在马上,互相问候致意,有的还会凑在一起聊一聊公事和交流一下在朝会上要说些的内容。
而他的伯父周礼身边明显没有太多人。
周自衡自然得过去问安,他属于人群中的新鲜面孔,只有几位邻居故交叔伯们认识,因此得到了瞩目。
周礼淡淡道:“去到衙门后要谨言慎行……”
他又开始了倚老卖老的念叨,周自衡含笑听着,心中早已经不耐烦,打算明日一定要晚一些来,离他远远的。
这时候,“咚”“咚”“咚”的晨鼓响起,所有里坊的门都被打开,这座巨大的城市从自己的睡梦中完全的醒了过来。
周礼对自己侄子点了点头:“我先走一步。”
他要去上朝。
周自衡则带着随喜先去客栈找了杨思鲁,然后一起去了司农寺。
司农寺所在的通化坊,离周家住的兴道坊十分近,就隔了一条街。这个坊内还拥有整个大唐最大的驿站,都亭驿。都亭驿不仅负责接待所有来长安的官员,还负责把朝廷的公文向所有州县送去,甚至是贡品的一些运输。堪称大唐的官方邮政调度中心,因此占地极广。
杨思鲁的品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