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节(2 / 5)

他们的眼神都落在了这位年轻人的身上,表情不一,有的还在窃窃私语:

“这就是周补阙周十三郎?”

“能被皇帝在这样的场合记住,这位年轻人可不简单呐,不知是谁家的子弟?”

周自衡的伯父周礼在不远处涨红了一张脸。

他的同僚也是世交奇道:“这不是你的侄儿么?”

周礼讪讪的点了点头。

他的情绪很复杂,一方面觉得有点得意,毕竟这代表周家又将得到圣宠,一方面对于这圣宠的对象不是自己又有强烈的羞恼之情。

李世民可不顾这些臣子们怎么想,他喝得显然已经有点微醺了,晃了晃杯中的酒,痛心疾首:

“周十三,你的寒玉浆可到了新的?朕的酒都快不够喝了!”

他都在想,要不要索性在长安城外给周自衡赐个庄子,让他先在那儿酿出一批酒来解解馋得了!

第105章

周自衡不赞同的道:“陛下,这寒玉浆乃烈酒,平时一杯足矣,切勿贪杯呐。”

他是补阙,拾遗补阙,本来就是规劝和谏议皇帝的,所以这话说得理直气壮。

周自衡是很佩服这些唐人的酒量的,是真能喝,也难怪那么多唐诗里都有着饮酒的印记。不过,想想后世,西北和西南两个地方也的确是是烈酒消费的两个大区。

李世民被他说得一怔。

这时候,魏徵站了出来,正色道:“陛下,周补阙说得对。小酌怡情,大酌伤身。陛下身为大唐的君主,肩负天下苍生,如同一个人的头脑,需要时刻保持清醒,而且更应该保重身体才是!”

李世民看了看自己酒杯中的酒,讪讪一笑:“今日是重阳佳节,我这才多喝了几杯……”

他正色道:“魏卿说得对,朕记下了!”

魏徵眼神宽容,含笑道:“陛下虚己怀人,定能成为圣明之君,微臣十分欣慰。”

周自衡:……来了,来了,他又来了。

李世民被他夸得显然很开心,眼睛都亮了几分,举起酒杯对着堂上道:“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如果我这个做君主的自以为聪明,而你等做大臣的又不匡正我的过错,那大唐就将会陷入到如前隋一般危险的境地。”

他看向殿内站着的魏徵与周自衡:

“你们就做得很好。以后,我希望大家都能直言进谏,从而实现天下太平。”

群臣们都站了起来:

“陛下圣明!”

李世民高兴的将酒杯中的酒一饮而尽:“今日,我就不再喝酒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