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节(3 / 5)

李世民牵着李承乾上了马车。临走前像是想到了什么,回头对徐清麦道:“徐太医,将你所知道的,关于东罗马的医疗写个折子上来。”

徐清麦愣了一下,然后欣喜的应了下来:“微臣遵旨!”

马车上,李承乾巴着车窗,脸上满是恋恋不舍。

李世民失笑道:“怎么?你很喜欢这里?”

李承乾:“这里的饭菜可好吃了。”

他几乎是每一样都爱!辣椒虽然他觉得有些辣,不停的在喝水,但真的很好吃。最喜欢的还是最后的烤鸭,天下怎么有如此美味的东西?

李世民摸了摸下巴:“你今日是吃得挺多的。记得你小的时候,你母亲还担心你挑食长不高,若是让她看了你小子今日的吃相,恐怕就只会担心你吃太多了。”

李承乾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而且,周补阙和徐太医讲话都很有意思。”他继续道,眼神发光,滔滔不绝,“我这才第一次知道,原来天地之间那么大,还有这么多同样也很强大的国家。”

这难道不比听老师上课,讲之乎者也有意思多了吗?

李承乾几乎都不想走。

“你啊!上孔颖达和陆德明的课也要如此认真才行。”李世民摸了摸他的头顶。

他看到自家儿子激动的表情,心里飘过一个念头:要不,让他多学一门课?就让周十三或者徐四娘来给他讲讲大唐之外的事情。

唐人现在还没骄傲到连乞丐都不屑于吃胡人递过来的饭食,东西突厥的阴影还没有去除,还没有天可汗以及万国来朝的盛世景象。李世民本着谦虚的心态,又听夫妻俩胡侃了一通后,觉得大唐外的世界还是有些可取之处的。

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那其他国家的史,也一样可以拿过来借鉴一二。

比如宗教对于皇权的侵犯,就足以让他警惕。

如果放任如今的佛寺与道观继续用医疗和慈善来笼络民心,而朝廷没有任何动作的话,恐怕日后也会掀起波澜。

李世民的眼中闪过一抹幽思。

他低下头来对李承乾道:“你可愿意跟着周补阙学习这等地理与番邦历史?”

李承乾兴奋的仰起头:“儿臣愿意!真的可以吗?”

李世民笑道:“一旬上两次课,一次课上一个时辰,可否?”

“可!”李承乾高兴极了:“儿臣多谢父皇!”

他心里冒出了一些憧憬:要是这两次课都可以在周宅里上就好了,还能顺便蹭顿饭吃……

徐清麦和周自衡站在大门口目送着所有的马和马车都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