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节(2 / 5)

徐清麦赞同巢明的想法,不如趁这个契机,把这件事绕开那些人,放到朝会上来讨论,这样直接摆到台面上,说不定效率还更快。

只要能让大家都看过来,他们便赢了。

李世民当然不可能听了后就立刻答应下来,他问道:“可有折子递上来?”

巢明从自己的袍袖中拿出一封昨日改了又改的奏疏,递给了内侍:“回陛下,所有的细则都写在了折子上,还请陛下过目。”

李世民翻开折子,很厚一本,细细的看了看。

这里面总共提了以下几点改革措施:

第一,太医院负责天下杏林教化,从年后开始对外招收学生,教导医术。同时,在各道、各州的重要城市,也开设专门的医学学堂,从普通医学学堂结业的学徒授发医工职称,每年从优秀的医工中挑选一批前来太医院进修深造,结业的再授发医师职称。

第二,所有对外营业的医堂,其坐诊的医师都需要进行考核,成功通过考核后同样授发“医工”职称,如果想要取得更高的“医师”职称,则需通过更高级的考核。

第三,在长安设立悲田院,收容民间的病患。长安的悲田院由太医院附近管理,对外开诊,将太医院的实际服务对象扩张到宫中的宫女太监、甚至京师的全体百姓。同时,时机成熟后,在各州县设立悲田院,由太医院派遣医师与医工前往管理。

第四,在各州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管理相应的悲田院、医学堂考核等相关事项。

巢明在徐清麦的帮助下,林林总总的写了七八条。这里面有一些是隋朝就有的制度,有一些是从后世挪过来的。巢明估计最后能有一半被采纳了就很不错了。

徐清麦很乐观:“那就先从这一半开始嘛,慢慢来。”

果然,李世民沉吟了一下:“兹事体大,且细则繁琐,这样吧,待到下午的御前集议时,再一条一条的来讨论。到时你们也参加。”

他将手中的折子递给房玄龄。

房玄龄粗看了一遍,也颔首表示同意。

巢明和徐清麦连忙应下。

周自衡含笑的看着这一切。而在一旁的权万纪根本没想到事情最后会变成这样,这和他一开始想的完全不一样。他也不是傻子,事到如今怎么想不到徐清麦和太医院是反过来利用了一把自己?

权万纪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红,心中充满了屈辱感。

他本以为自己会通过这件事成功的被李世民注意到,但现在太医院却抢了自己的风头!而且他还没有什么办法来扭转这个局面。

反对太医院的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