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节(4 / 5)

痛斥封家人传播谣言,诬陷朝廷命官,破坏如今的谏议国策;然后又有不少的人将封德彝生前的一些事情挑了出来。比如他在隋炀帝当政期间,与内饰侍郎虞世基狼狈为奸,败坏国家根基等等等等……

而封言道赶到东宫,长跪不起又痛哭流涕一事也被传得沸沸扬扬。没人知道李世民和他聊了些什么,但据说封言道出宫之时,形容异常狼狈。

过了几日,朝会上终于传下了陛下的敕令,也是经由尚书、中书、门下以及御史台等等共同讨论得出的对封德彝的处置——他被追封的司空之职被剥夺了,谥号则由原本的“明”改成了“缪”。

名与实爽,曰缪。

这可不是一个好听的字眼。

密国公的爵位虽然没有收回,但是往下削三级,由国公变成了县侯,且收回了所有的食邑,相当于现在就只剩下了一个名头。

“听说,当今的密国公,哦不,密县侯在接到旨意之后就直接晕倒了。”酒坊中有人笑道。

旁人端着酒杯笑道:“哎哟,那可别又赖在徐太医身上。”

这话引起一片哄堂大笑。

比起那个遥远的密国公,长安城中的人肯定还是对徐太医更熟悉一些,也更有好感一些。之前那个传言出来的时候,几乎大半个长安城的民众都是站在徐清麦这一边。

宋国公府。

萧瑀之子好奇地问自己阿耶:“那封言道往后该何去何从?”

“我若是他,便带了家人回老家!”萧瑀哼声道,“难不成还有脸待在这长安城吗?”

生性耿直的他完全没想到还有封德彝这种操作,简直让人不齿!

“他正在丁忧,起复是不用想了。他若是能沉得住气,在家守着祖产和爵位,待到了儿孙那一辈,陛下的怒气淡去,甚至是等到新帝,或许还有些希望。”

萧瑀说完后摇摇头:“只是,看他也不像个能踏踏实实、修身养性来教养儿子的,还不是个聪明的。难咯!”

果然,萧瑀一语成谶。

在给封德彝做完水陆道场之后又过了一个月,封言道便以回乡守孝为名,扶了封德彝的棺,带上家小回去了自己的老家。

从此,威风显赫的封家在长安城中消失无踪。

当然,这是后话。

知道封德彝被剥夺了食邑、谥号和爵位等等之后,徐清麦简直目瞪口呆。

不是,这冥冥之中真的没有人在帮她吗?她的运气怎么就这么好?

前几天她还在愤愤地给周自衡写信,表示自己要忍辱负重,要卧薪尝胆,等到自己有力量之后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