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节(2 / 5)

据说已经有扩散到了宫外的迹象。大家都觉得好用。

学生们也觉得好用,以往老师们上课都是用嘴巴说,往往要很注意听,一不留神可能就错过了知识点。但现在有了黑板,老师会写下重点内容,就方便记录。

徐清麦还贴了一张大幅的人体内脏图在黑板上。关于这幅图还有个小趣事——因为教材需要,太医院找来画工批量的描绘,结果画工画了那么多之后精神状态明显不太好了,负责找人的太医监不得不多付了两倍的钱作为赔偿。

“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出现了一个成语,叫‘肝胆相照’,意思是两个人之间真心相见,互相坦诚。”徐清麦对下面的学生们讲了史记里的这个故事,和韩信有关,“这就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

她用教鞭点了点人体结构图上的肝和胆:“说明,其实在汉朝的时候人们就知道肝和胆是相连的。在《黄帝内经》里,也有关于肝和胆位置的描述,有谁可以背诵出来?”

下面的学生纷纷举手。

徐清麦忽略掉刘若贤等熟人,最终点了一位大概二十来岁的学生。

他是第一个点名的,看上去有点兴奋:“《黄帝内经八十一难·四十二难》中有写,‘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盛精汁三合。’”

徐清麦颔首,示意他坐下。

“所以显然,我们的先祖们也是有解剖过人体的,不然不可能知道得那么清楚。不过,可能是解剖得还不够多,这段描述里有一些内容并不够精准……”

她顺着这个话题开始将肝胆之间的肝胆之间的一些不同功能与分工合作,娓娓道来,下面的学生都听得很仔细。也有从小就学医,奉《黄帝内经》为圭臬的学生,对她所讲的内容会有些疑问,往往他们便会直接举手——这也是徐清麦允许的。她在上第一节 课的时候就告诉他们,有问题有疑问不要憋着,直接举手,她会在讲课完成后留一刻钟专门做解答。

她希望培养更多“质疑权威”的独立思考精神,而不是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

待到答疑结束,这堂课便也进入到尾声了。

这时候就有学生忽然起身问道:“徐太医,您几日后是不是有一堂解剖?”

徐清麦挑起眉,笑道:“看来你们都知道了?”

“我们可以参加吗?”那学生大胆提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我们上人体结构课已经上了八堂课了,但却从未真正的见过真正的人体结构。”

“对,我们也想要去看!”

“您就让我们也一起去看吧!”

接触了几个月,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