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节(2 / 5)
“要不,咱们现在起来吧,带着阿智去城门那边等开门。”
她丈夫沉默地看了一眼外面黑黢黢的天:“……是不是过于早了点儿?”
“早什么呀,起来洗漱一下就差不多两刻钟过去了。”董兰娘已经掀开了被子准备穿衣了,“你想想,这么多人,谁知道太医们准备看多少?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要是因为去晚了,没让阿智看成……”
那她会后悔一辈子。
男人想到自己可怜的儿子,叹了口气,也坐了起来:“行,那咱们提早去。”
夫妻俩又喊醒阿智,给他穿戴好衣裳,带着他一起出了门。出门的时候天才蒙蒙亮,还不到开城门的时候,但在城门脚下已经围了一圈人。
这可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景象,看来都是冲着外面义诊去的。有背着自己年迈父母的,有抱着自己孩子的,还有拄着拐杖不停咳嗽的……
城墙上的火把一明一灭,在他们沉默的面容上投下阴影。
董兰娘特别明白这种沉默,她在过去的两年里有过无数次这样的时刻。带着阿智去求医,一开始是情绪如常的,但随着遭受过的打击也越来越多,心里的负担越来越重,便习惯性的开始沉默。
只不过今日,这沉默里头似乎又掺杂了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董兰娘乜了男人一眼:“你看,我就说了吧!”
男人也不由得庆幸起来。
阿智的脸上被他们裹了纱巾,只露出一双眼睛,平日里麻木疲倦的表情里终于多了一丝来自于好奇的鲜活感,看着眼前的一切。
待到时间一到,守城的士兵从门洞里打着呵欠爬出来,也吓了一跳。
骂骂咧咧地开了城门,所有人都动了起来,有骑着驴的,有推着板车的,还有靠着双腿向前跑的,反正每个人都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向着城外赶去。
“你先往前跑,先占个地儿,我背着阿智再过来。”董兰娘立刻交代男人。
于是,在一家人分工合作、齐心协力之下,他们终于在到达营帐时挤到了最前面的那一波。
前面已经提前拉好了绳索,有一身煞气的金吾卫站在那儿,董兰娘哪儿见过这种场面,差点腿一软跪下了。好在这些金吾卫们只是淡淡的瞥了他们一眼,然后指了指留出来的通道:
“排队!按照顺序一个一个上去。”
“谁要是插队,大吵大闹,让太医们不高兴了,那便大家都没得看了!”
刚听说排队还在动歪脑筋的一小撮人立刻就老实了。这要是因为自己搞到取消义诊,那绝对是全县的公敌,别想要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