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节(3 / 5)

徐清麦他们去的这个地方,叫白家乡,离秦岭已经挺近的了。大唐百户为里,五里为乡,百家乡其实就是四五个村子聚集在一起,四五百户的人口。

这里去鄠县走路需要将近两天,因此村民们除非必要,平时是不会去县城的,对于县里面这几天轰轰烈烈的义诊自然也不知情。

好在,县令给他们派了随队的小吏——说起来,这位县令颇会做人做事,选派的小吏正是出自白家乡,和乡里面的耆老、村里的几位里正都很熟。

徐清麦他们一到,耆老和里正们一听是这样的好事,立马拍胸脯表示要商议一下,看看怎么给她们安排住处和伙食。

只是,几个人从正堂一出来,凑到后院的时候立刻就愁眉苦脸了。

“这怕不是又要来打秋风的吧?咋搞?”

“好吃好喝招待一下,然后送点礼让她们平平安安地回县城里去,还能咋搞?”

“就怕她们胃口更大呀……”

“不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她们真的可能是太医院的人过来义诊?”

有人提出疑问,然后被另外几人嗤笑一声,给鄙视了:“就这几个小娘子小郎君是太医?是你脑子不清醒还是我脑子不清醒啊?”

“而起还义诊……借口都不找点好的。”

“也是。”那人被说服了。

原来,他们都以为徐清麦一行大概是鄠县甚至是长安那边过来的纨绔子弟们,用着太医院的名义来地方上玩耍的。毕竟这边靠近秦岭,在前几年的时候也不是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上头来的公子哥儿们前来打猎玩耍,还要连吃带拿,每次都搞得一片民怨滔天。

这两年少了,他们刚放松了戒心,没想到这冷不丁的又来了。

“算了算了。”白家乡的耆老叹口气,“不管怎么样,肯定是咱们得罪不起的人。咱家这几家,好好供着,然后出点钱出点力,将人赶紧哄走罢!”

“也只能如此了。”

他们商议好,回到正堂,对着徐清麦和杨中郎将笑得极为热情和蔼:“几位上官远道而来,白家乡蓬荜生辉,小老儿家中尚有几家空房,若是上官们不嫌弃……”

他还没说完,就听到徐清麦笑吟吟地问:“听闻白家乡内有善堂还有空余房间,不如我们就住在那儿吧。”

她们几人本来就带了自己的铺盖,而且他们早出晚归还要经常聚在一起复盘和讨论,住在别人家里实在是太过叨扰。不如就住善堂就好。

耆老和几位里正面面相觑,这个展开让他们有点想不到啊。

耆老着急道:“善堂条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