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节(2 / 5)

为是按摩科,比较小众,所以大部分人讨论的还是徐清麦的外科。

太医院内,钱浏阳也正在与徐清麦私底下讨论这件事。

“如邵太医这般其实已经算是不错了,只是脑子那根筋还没扭过来。”钱浏阳道,“他习惯了咱们传统的师徒授课模式,所以并不懂得如何去带教这么多的人。”

徐清麦也赞同:“邵太医只是缺乏经验,其实他是愿意和人分享知识的人。”

她私底下就曾多次与邵太医讨论过一些医理知识。

“最可气的是那几位……”钱浏阳哼了一声,点了两个太医的名,“他们以为去义诊是去做什么,是去自家乡下庄子里享乐的吗?”

那两位太医,去了后自己立刻住进了当地豪强的庄子里,被豪强奉为上宾。他们俩这半个月就是给豪强的家人和世交们看了看诊,基本上就是从这个庄子去到另一个庄子,城中百姓们恐怕从未见过两人长什么样子。

更可气的是,学生们他们也没怎么管,自己带了几个心腹子弟一起,其余地扔到了驿站和客栈里。每日敷衍布置一下任务就完事了。

钱浏阳讽刺道:“半个月后再见,两个人倒是养得白胖了不少。”

徐清麦噗嗤笑出了声。

钱浏阳恨恨道:“若不是现在无人,真想让他们俩立刻滚蛋。”

现在的大唐,医术能当上太医而且愿意出山来当太医的人可不多,这也是一些太医十分有恃无恐的原因——他们很清楚,只要实在不是太过分,就可以稳稳的待在太医院。

巢明和钱浏阳对现在的医学生们寄以重望,希望他们未来能改变这样的状况。

他这个话,徐清麦却是不能接的,她刚想换个话题,巢明就走了进来,对她招了招手:

“徐太医,随我一起去升道坊,陛下召见。”

李世民去升道坊是源于在政事堂会议上,魏徵呈上的一篇赋,却是中书舍人岑文本在激动之余挥毫写下的。这篇赋里对太医院义诊一事十分赞扬。

李世民看了后笑道:“这辞藻可不像是出自景仁之手。”

景仁是岑文本的字。

他素来才思敏捷,身为中书舍人,大部分的诏书都是他写的,文风想来沉稳,但这篇赋中对此事却充满了溢美之词,其愉悦和赞赏之情跃然于纸上。

魏徵笑道:“景仁那日多喝了一些,且实在是激动。”

岑文本虽然出身于官宦世家,但是素来弘厚忠谨,一心为公,也难怪他对此事评价如此之高。

李世民将那篇赋放在自己的案上,这篇赋里面还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