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节(4 / 5)

可以择期再扩建。毕竟,早开业就可以早救治许多病患。”

李世民沉吟一下:“既如此,便让钦天监给你们选个黄道吉日。”

魏徵也赞许的对徐清麦投去一瞥:“如此操作的确更好。”

他又问:“徐太医也是这次义诊的参与者,想必在民间看到了许多景象。现在的百姓们,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当着陛下的面,不妨细细道来。”

李世民颔首,这是他想要听到的。

几人正在悲田院里走着,此刻索性随便找了个屋子,李世民是习惯行军打仗之人,也没那么讲究,撩起袍子就坐下了。

“坐。”

几人依样学样。

阳光从窗棂中照进来,微小的灰尘在光柱中翻滚。

徐清麦将自己在鄠县的见闻细细地道来,比如破旧的一直未得修缮的鄠县城墙,比如会因为拿不出买药的钱而选择忍着的百姓,比如因为天气异常不得不提前收麦的白家乡……

魏徵很敏感:“今年天气异常吗?”

怎么地方上没有消息传来?这可是大大的失职!

李世民锐利的眼神也扫了过来。

“是白家乡的地理环境特殊。”徐清麦忙解释,“不过,微臣其实觉得白家乡似乎更适合种水稻。只不过,鄠县大部分种的都是麦子,估计那儿的农人也想不到这个事情。”

她也曾与白家乡的耆老和里正们探讨过这件事。

对方很茫然:“可鄠县之地世代都是种麦子……”

魏徵心中一动,对李世民道:“陛下可还记得周寺丞年前曾提议,将规划和指导全天下农事放在司农寺中。若是真能按照他的想法来做,恐怕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徐清麦一愣,没想到在这里听到了周自衡的名字,眼角眉梢都柔和了几分。

李世民也记得,便问:“如今这事进行得如何了?怎不见崔善为提起?”

“上月崔公曾上疏,司农寺如今最重要的工作是夏收。”魏徵不疾不徐道,“至于甄选人才,一直在进行,但恐怕没那么快。”

他们要选的是会种田的、最好还能识字的基层小吏甚至是农户,可没那么简单。

李世民也明白这一点,便不再问了:“一切事情都没夏收重要。”

两人又聊了两句司农寺,才又将话题转回来。

徐清麦便继续说。

最后,她神色真诚道,“虽则鄠县百姓们过得依然清苦,但大家的情绪其实都还是很好的。他们嘴巴边经常提到的就是陛下免去赋税的政令,看得出来对朝廷对陛下都很感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