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节(3 / 6)
了行李,打算趁明日一早就走:“主要是孩子,孩子体弱容易染病,还是将他们先送到别庄上吧,待明日城门一开就走。”
“行,那咱们走吗?”
“咱们先看看太医院的形势吗?”虽然做了最坏的打算,但依然忍不住夸赞,“这次太医院反应及时,说不定真能遏制住痘疮不扩散开。”
百姓们也对这一次太医院的反应夸了又夸。
有老者颤颤巍巍对家中子孙道:“我还记得,很多年前,我也经历过一次痘疮。那时候哪有什么悲田院,也没有太医院,不过是大家自生自灭罢了。村里面的百姓,死了一茬又一茬,一张破席子一裹,扔到乱葬岗上去,乌鸦满天飞。有吃了尸体的野狗最后也患病死了……
“所以,你们要珍惜现在的好时光。现在的朝廷,是个好朝廷呐!哎,要是这次痘疮没蔓延开,我得去后面的祠堂里给太医院立个香火牌子去!”
朝堂上,对于悲田院的辩论也加入了新的素材和观点。
反方:“若不是悲田院,这些患者怎么会聚集在一起?悲田院的存在明显让疫病的传播变得更快!”
正方:“那阁下是不是在取缔了悲田院之后还想把东市西市一起取缔了?恰恰是因为悲田院的存在,才让疫病这么早就被发现。否则,若是传开后才被发现,恐怕一切都迟了!”
初生的大唐,可经不起一场疫病。
反对派们垂死挣扎,而将他们锤死的最后一记是来自第二日太医院的消息——那队西域商人已经被隔离起来了,在他们里面发现了整整六例痘疮患者,而他们在发病前去过平康坊的南曲,城中最大的一家青楼寻欢作乐。
而关键是,这家青楼也是朝中诸多官员们爱去之地。
在那几位西域商人去的几天,就有好几位反对派的官员曾经去过,或许在某个瞬间还曾与他们擦肩而过。
于是,整个朝堂大乱,而反对派们,一致哑火了。
李世民下令让太医院照章办事,并且让大理寺的人和金吾卫全力配合,该隔离的隔离,该诊治的诊治。
在悲田院中的徐清麦幽幽道:“……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第167章
城外,渭阳渡口。
一老一少两位道士徐徐走下船,虽然经历了长途跋涉但依然看上去仙风道骨,尤其是年老的那位,鹤发童颜,甚至让人不敢抬头去看他的脸,生怕亵渎了神仙。
过往的人都忍不住向他们拱手作揖。
这正是刚下了船,到了长安的孙思邈与刘神威。
孙思邈看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