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节(3 / 5)
环绕的村子里。原本的村民都是乱世避难进去的,在里面繁衍生息,形成了村落。
这样的村落在乱世时可以庇护人的平安,但是在太平年代却往往会因为交通不便而生活清苦贫困,并且有可能一辈子都活在这样的贫困中不得脱身,这就是他们的命。
但阿娟的母亲却不认命。
有一日,她从货郎的口中听到东山渡这边正在招工,而且很多都要女工,工钱十分丰厚,和她现在的处境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阿娟母亲动心了,她觉得或许可以去拼一拼。
但阿娟的父亲却认为她是痴人做梦,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什么德行。怎么可能会有人花一天十文钱的代价去雇一个大字也不识的乡村妇女?这里面必然是有诈的。他果断拒绝了阿娟母亲想要出去看一看的请求。
“我阿耶经常打她……”阿娟一边哭一边说,“有的时候打到阿娘受不了了,阿娘就抱着我说要找机会带我逃出去,她去东山渡找份工做,一定也能养活我。”
东山渡俨然成了阿娟母亲在苦难中的一处灯塔,希望之地。
终于有一天,她再也忍受不了丈夫的拳脚以及日复一日吃不饱饭的饥饿,趁着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带着阿娟从那个村子里逃了出来。至于弟弟,则留在了那里。
直到现在阿娟都记得母亲含泪对自己说的话:“把小郎留在那儿他可以活下去,可我若是走了,把你留在那儿,你却是活不成的。所以,咱娘俩要一起走。”
母亲不识字,但带着她,一路乞讨,花了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居然也真的从金坛县找到了东山渡。
“到了,就在这里。”阿娟带着徐清麦和刘若贤几人终于到了她阿娘所在的地方。
那儿是一处工坊的门口,已经围了一圈人。
工坊管事正紧锁着眉头:“大夫还没来吗?要不,去拿个板车来,把她推到医堂去得了。”
旁人道:“她出血太多了……要是动一动,恐怕就没命了。”
管事叹口气,狠狠往边上啐了一口:“真是晦气!”
有人出主意:“我刚刚看到了徐太医往这边来,现在肯定在园子里,要不去找找她老人家?”
管事一记眼刀飞过去,指着地上的妇人冷笑道:“她是谁啊?找徐太医?你怎么不带着她上长安找太医令去呢?亏你想得出来!”
徐太医可是他东家都邀请不来的人物。
这些泥腿子居然要找徐太医,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这时候,就看到围着的人忽然都激动地转过身去,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喊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