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节(3 / 5)

一辈的人才中最出挑的几个之一了。

李靖眼睛一亮,他也想到了之前周自衡还在中书省的时候与自己接触过的那几次,言语流利而且逻辑清楚,沟通十分顺畅,尤其是他做的那些表格还曾被房玄龄与李世民等夸赞。李靖也看了,不得不说的确好用,一目了然。

他立刻将眼神投向李世民,里面充满了“想要”的渴望。

这时候,平阳长公主笑道:“不单单是周寺丞,我倒是觉得这一次也要和太医寺好好合作。上次征伐梁师都,多亏了太医寺派出的十几位医工,让军中将领们的伤亡大减。

“若是这次能有足够的知晓急救与外科手术的军医加入,我想对于士兵们的士气也是极大的鼓舞。”

她说到这个,柴绍也在一旁点头。

他俩从回来之后就曾与同僚们说过此事,也在请功的奏疏里也没忘记太医寺,因此将领们印象深刻。

李靖看向李世民的眼神又亮了几分。

李世民轻咳了一声:“现在说这些还有点为时尚早,到时候再来讨论……”

大帐里继续回到了适才紧张的氛围之中.

……

江南,周自衡与徐清麦结束春巡回到江宁县的时候已经是五月。

和关内因为不降雨而持续干旱的环境不同,江南这一边郁郁葱葱,禾苗舒展,正是要长穗的时候。稻田阡陌交错,伴随着的是流淌着粼粼波光的小溪与河渠,更有不少的池塘和小湖泊里种了荷,一片青翠。

每隔一段,就能看到水车立于其中,将河流中的水引向田渠,灌溉这一片如今已成气象的农田。这已经成为了江南独特的风景,并且随着客商们的往来,逐渐扩散到其他的州县。

风吹拂起徐清麦帷帽上的纱幕,她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忍不住浮现起笑容:“看来今年又会是一个丰收年。”

周自衡颇为骄傲:“不出意外的话,产量会比去年还要更高。”

今年这样的规模才好意思说灌溉网,去年其实都还只是小打小闹。他这次去巡视其他屯,顺便也看了看其他州县的民田,很欣慰的看到大家都开始重视了灌溉与水利,就算没有做大型的水闸与开凿河道,但也会修一些就近的沟渠,做得有模有样。

水车也肉眼可见的变多了。

江南正在朝着他后世所见过的那个鱼米之乡发展。

周自衡都有些舍不得离开这片他耕耘了好几年的土地,又恰好是江南最美的时节,他原本在路上想着要不要再拖个一两个月在这儿看完今年的夏收再回长安,可一回来后立刻收到了杨思鲁呈上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