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节(2 / 5)
城墙上倒下去,往往用于守城,杀伤力极大。
徐清麦解释:“这就是因为粪便中细菌太多了,只要身上有一点伤口,立刻便会通过它侵入人体,造成各种感染。如果伤口太大,便会形成败血症。”
败血症其实不单单是血液感染,而是全身器官的感染,所以在她穿越来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个更专业的名词,就叫“全身性感染”。
那时候显微镜还没有出来,细菌这个词只存在于概念之中,但出于对徐清麦的信任,平阳没有任何障碍的就接受了这个说法。
贞观二年,柴绍奉命带兵剿灭梁师都,平阳长公主立刻就想到了自己与徐清麦曾说过的这段话,于是她找到了徐清麦,想看看能不能让医学在战场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应用到战争中,这绝对是可以极大促进医学发展的,徐清麦自然应了下来。但那次太仓促,大蒜素没有发明出来,医学生们也才刚学不久不顶用,所以徐清麦便让平阳将军中的军医都召集到了太医寺,对他们进行了一番简单的培训。
这个时候的徐清麦,已经树立起了足够的威信,军医们对她所传授的知识没有任何抵触,全盘接受。
而那次剿灭梁师都的战争里,士伍们暂且不提,大小将领们的存活率的确是更高了一些。
正因为如此,平阳长公主这次才又找到了徐清麦,看看这次能不能有更进一步的合作。
徐清麦听到她这样问,根本没犹豫,一口答应下来:“自然可以。这次可以让医学生们也随军出发,想必可以挽救到更多士兵们的生命。”
平阳眼睛一亮:“他们也随军?”
“对。但是!”徐清麦话锋一转,“他们不去前线,军队需要在后方选择安全的城池驻扎医帐,那些受伤了的将领与士兵送到医帐来就行了。而且也需要有军队来负责他们的安全。”
那些大夫们考到医学院可不是为了去打仗的,徐清麦也得保障他们的安全。
在这个前提下,将会是对医学生们尤其是学习外科的那一部分极好的一次磨练以及经验。
平阳想也不想地应了下来:“行!我去与李大将军说,他必然会同意。”
对朝廷来说,人口是很重要的,而对于唐军来说,一个经历了战争还能存活下来的老兵可以抵得过好几个新兵。而且还能提升士气,李靖不可能会反对。
既然说定,徐清麦放松下来,她问道:“是已经定了日子马上就要出征了吗?”
过完中秋后,周自衡也得去兵部报道了。
平阳轻声道:“还未,不过应该也就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