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节(3 / 5)
俘,或许还会被安上一个冥顽不灵的罪名。虽不至于累及性命,但恐怕前途也惨淡了。”
萧皇后半晌不语。
她斜斜地靠在榻上,草原冬日的太阳映照在她的白发上,裹着厚厚的皮毛衣裳,显得神色有些苍凉萧索。
良久,她才开口:“徐太医是想劝我降唐?”
徐清麦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您的兄弟在大唐皆有官职。萧瑀萧公自不必说,身为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萧璟为兰陵县公,天子近臣。其余萧家子弟皆出仕为官。
“您就不想回去再看看萧家的后人,落叶归根吗?
“至于齐王世子,李家和杨家本就是表亲。陛下又以仁政治天下,宽厚贤明,自然不会为难于他。且,”徐清麦的语气变得意味深长,“齐王世子以隋朝皇室的名义,大张旗鼓归降于唐朝,天下众人都盯着呢,于他或许才是最好的安排。”
他们的这位陛下呀,最是好名声的人。
果然,徐清麦最后说的这句真正触动了萧皇后。
她倏地抬起头,眼中闪过深思。
“徐太医不去当御史谏官实在是可惜了。”萧皇后的姿态变得轻松了很多,最终长长地呼出口气,调侃道。
徐清麦挑起眉:“和他们打交道得多了,总能学点什么。他们可烦我了。”
萧皇后扑哧一笑,室内原本有些凝滞的空气似乎一下子就变得流动了起来。
徐清麦也知道过犹不及,没有再提这件事,只是和以往一样,挑着她在江南的见闻和现在大唐的一些变化说了说,萧皇后最喜欢听这些。
她也感慨:“这位陛下的确是爱民如子。”
这一点比先帝实在是好太多了。
徐清麦颔首表示赞同,整个大唐现在就像是历史上所记载的那样,正在朝着盛世走去。
待到她离开的时候,萧皇后叫住了她。
“徐太医所说之事,老身会好好考虑的。”
徐清麦向她福了福身子:“期待皇后的好消息。”
第二日,杨政道惯常的来给萧皇后请安。他俩相依为命,感情极好。
“来,多吃点。”萧皇后和蔼的亲自给他夹了一块羊肉,“这边蔬菜少,但羊肉却是极好的。”
杨政道随口说了一句:“确实。不过儿臣都已经忘了那边菜蔬是何滋味了。”
他是齐王遗腹子,两岁时就跟着萧皇后来到了草原,的确已经不记得中原是什么样子了。不过,萧皇后为了培养他对大隋对故土的感情,特意保持了中原的教育,君子六艺,一个都没落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