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物理来了(1 / 3)
晨光刺破薄雾,赤狐部落的筑城工地已是一片热火朝天。
沈雨桥站在一堆绳索与木轮前,眼中虽带着熬夜的疲惫,却闪烁着豁然开朗的光芒。
经过师父两天倾囊相授的“填鸭式”教学,他不得不承认,师父虽然教学方式粗暴,但确实一针见血。
第一天,在师父连骂带比划的讲解下,他就弄懂了定滑轮改变方向、动滑轮省力一半、滑轮组省力又方便的基本原理。
剩下的时间,他没有继续死磕理论,而是做了一件更实际的事。
他拉着晏绯和几位工匠,蹲在沙地旁,以整个部落筑城工程为蓝本,开始构建一个微缩模型。
“看,这是我们需要的石料重量,”沈雨桥用小石子代表巨石,在沙盘上标注出实际重量,“这是我们需要提升的高度。”他用木棍划出城墙的等比缩小的高度。
“根据这些,我们需要计算需要多少个动滑轮来分担重量,定滑轮如何布局来改变施力方向,绳索的承重需要多少,甚至滑轮本身需要做多大才够坚固。”
这个过程远比单纯背诵公式复杂。
他们需要反复测算、争论、调整。沈雨桥负责理论推演,晏绯和工匠们则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出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绳索磨损、滑轮卡顿、在高空如何固定等。
几天后,一个精巧的、完全依照实际工程数据等比缩小的木质模型诞生了。
微小的滑轮、纤细的绳索、代表石块的陶粒,一应俱全。
这天清晨,沈雨桥和晏绯将全体参与筑城的兽人召集到模型前。
沈雨桥深吸一口气,拿起模型上的小绳索,开始了他的“二次传授”。
“大家看,这是定滑轮,”他指着固定在支架顶端的一个小木轮,轻轻拉动绳索,代表石块的小陶粒平稳地垂直升起,“它的轴是固定的,不随重物移动。用它,我们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变我们用力的方向。比如,我们不用再费力地把石头往上举,可以站在地上,轻松地往下拉绳子,石头就上去了。”
他一边说,晏绯一边配合着操作模型,动作流畅,清晰地展示了定滑轮的作用。
兽人们看着那小陶粒随着向下拉的力轻松上升,发出阵阵惊叹,以往需要几个壮硕兽人合力才能抬起的巨石,似乎变得不再那么可怕。
接着,沈雨桥又指向另一个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小木轮:“这是动滑轮。它的轴是和重物一起移动的。”
他示意晏绯操作,只见这次拉动绳索时,动滑轮也跟着陶粒一起上升,“大家注意看,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