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贞观魔影,已死之人(1 / 3)
贞观元年。
太祖李渊退位,由太子李世民继位,李世民在建国初立下汗马功劳,打下大半江山,唐朝一统天下之后,李世民成为当之无愧的太子,算是史上难得的政权平稳交接。
李世民继位当日,据时人记载,天下出现“天再旦”异象,流星雨划过夜空,天象从黑夜瞬间变为白日。
时人惊异之,认为是皇帝身怀天命,有冥冥中的神灵庇佑。
此后,世界格局似乎发生变化。
由于隋末战乱,不少人口徙至漠北以游牧为生,至唐朝建立之初,已形成由裴氏、罗氏、史氏、刘氏率领的草原十八部,这些人与中原同为汉人,却有着不同的组织方式,成了王朝的心腹大患。
高原势力随之崛起。
唐朝建立,周围又恢复了群狼环伺的局面。
不过这次不是胡人的主场,而是不同文明的汉人内战,但此种更危险,因为草原上的胡人不再野蛮,而是拥有更高效组织制度、与中原技术相同的汉人。
双方差距拉到最小,为中原带来的威胁更大,但唐朝武德充沛,暂时能压制这些边疆不服管教的势力。
贞观九年,吐谷浑叛乱,草原十八部入寇。
长安城,未央宫。
三十多岁的李世民正当壮年,他坐在御花园中的凉亭,捧着诗书静读。
一美貌妇人带着孩子喂养池塘中的金鱼,这是李世民的长孙皇后,俗名观音婢。
长子李承乾出落成翩翩美少年,其余兄弟正处于淘气的年纪,他好不容易摆出兄长的作风,却被这帮调皮捣蛋的家伙气得直跺脚。
“父皇,雉奴他不听话!”李承乾气得上前告状。
“随他去吧,你跟小孩子计较什么。”李世民笑着摆手,“承乾,过来。”
李世民拿出边疆交来的公文,说:“承乾,吐谷浑叛乱,你觉得该如何处置?”
“自然杀光他们,将吐谷浑设为郡县,如此方能永绝后患。”李承乾不暇思索答道。
“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治国不是一昧杀人,你要看成本……”
李世民耐心教导儿子。
他作为当世最强的武将兼权力最大的帝王,看待事物的眼光超越普通人。
吐谷浑要打,但不能倾尽全力。
天下就像是四处漏水的木桶,皇帝与百官则负责堵住窟窿,如果在一处窟窿用尽全力,其他窟窿必然漏水。
李承乾似懂非懂。
时间渐渐到了傍晚,李世民忽感有些疲惫,便让皇后带孩子们离开。
他独自一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