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不要掀桌子(4 / 5)

甚至于他所说的佛祖的那所谓十个弟子,在佛教信仰之中都没多少信息。

这故事若是说与了那虔诚的佛信徒听,怕是会当场挨打。

不过,明辰却是饶有兴味地看着这小和尚。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简简单单的一个故事,但却信息量极大。

第一,就是这小和尚和不嗔的身份问题。

他没有主动阐明自己的身份,因为位阶极高,涉及极广,他以小和尚之身现世,那就不可能承认自己是谁。

但却很有诚意,通过这个故事,绕了个圈,向明辰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明辰猜到了,那便只是明辰猜的。

他从来都没有承认过,从来也都没有说过。

只要不认,他就有最终的解释权。

佛祖的弟子,身高十丈,力大无穷,降妖除魔,犯了嗔戒……

不嗔就在旁边躺着昏睡呢!

这是在说谁呢?

若不嗔是佛祖弟子,那么眼前这个刚刚说了‘顽劣徒儿’的小和尚又是谁呢?

这是其一。

其二,不嗔作为佛祖的弟子,犯了错,却在大会上被另一个佛祖直接抓住一点降罪,直接被丢出势力范围之外了。

这是什么意思?

不嗔真的是因为犯了错被丢走的么?

或者说……其他人就没有犯过错么?

犯了错,为什么不由直系的佛祖亲自处置?

佛门内部并不和谐。

这是一次顶层权力之间的交锋。

佛祖与佛祖之间需要笑脸相迎,共同维持好整个佛门的大势。

而下面的人,佛祖的弟子,佛门典籍之中没有姓名,没有成佛的人。

便是会在交锋之中,充当表达不满的情绪符号。

名为惩戒不嗔,实则是在打作为师父的佛祖的脸。

明辰很聪明,和尚也不傻。

两人视线交换,明辰明白了对方的传递的信息。

小和尚也知道明辰明白他所说的话背后的含义。

他微微颔首,又继续说道:“善士还有所不知,未来弥勒尊佛在弘扬智慧佛法时,见到一童儿,其样貌特异,天生两口,也辩言真妄,有慧目灵瞳,可窥见道理本质,尊佛赞其天资英才,令其追侍左右。后因其妄议佛经,被佛祖降罪。”

这是第二次的权力交锋。

同样,小和尚也跟明辰透了不公的底。

他不说,明辰也大概猜得到。

要是不公跟尊佛没有关系,那前面的故事就白讲了。

徒儿总归是徒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