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决决溪泉到处闻(4 / 6)

“果然不出我所料,你对这些事情也有所沾染……记住,不要打听我遇见的事,我也不会打听你遇见的事,那些过去的事情再掀波澜,恐怕会比之前更难对付……”

江闻点点头,对于袁承志的话深以为然。像六牙白象、虚蜃之螺、黄泉鬼国这些希夷事物,他即便是连小石头、洪文定、傅凝蝶这些亲传弟子,也不打算实话实说,更不要说对同为挥犀客的外人了。

因此他自然也不会跟袁承志说,这样的手段或许并不是神仙中人才有,譬如他曾苦战过的首罗王就精通这门《慑心术》,只不过首罗王自负无比,追求的是“至刚至快”的悟道,便只把这个手段用在武学上,而不屑于用这门功夫装神弄鬼。

“后来呢?”

江闻微笑着追问道。

袁承志苦笑道:“后来听闻他自称青阳教主,行事作风更为邪僻,袁某的几次踏足中原,也都与云飞扬有关。但在满清摄政王多尔衮暴毙之后,他忽然销声匿迹,直至此番我又察觉到了他推波助澜的痕迹,这才重返中原。”

江闻从袁承志的表情当中,已经读出双方交手的某些情况,可转念一想,忽然又觉得哪里不对。

袁承志与张无忌的性格很像,他们在重大时刻的行事往往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他们宣称江湖上的不过是癣疥之疾;第二阶段,他们说稍有风波但需要从长计议;第三阶段,他们说越是危急时刻绝不能轻举妄动;第四阶段,他们说一切都为时已晚,不如一走了之吧。

可在这种该死的性格面前,从袁承志出走海外到多尔衮坠马而死,中间至少过了四年时间。

以袁承志一击即碎的性格来推断,两人交手的结果纵然不是袁承志获胜,也得是略逊一筹,否则以他的性格早就该放弃了。

而再换个思路想想,如果袁赵二人交手的结果,是袁承志被全面击败,那么袁承志如今的真实性格,就绝不可能是十四年前那种志大才疏、处处受挫的模样。

江闻突然非常好奇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想必他在《碧血剑》远走渤泥国的潦草结尾之后,一定发生了一连串让人匪夷所思的故事。

更重要的是在松溪县湛卢山中,功力又有精进的赵无极见到全盛而来的丁典时,话语间还存了一较高下的意味;唯独当金蛇剑客袁承志露面,赵无极就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去,也就是说袁承志在赵无极心中的强度,理应是等于甚至高于丁典的……

“江掌门,在下如此啰嗦并非只为追忆,还想让你有所警醒。”

说罢袁承志目光透着笃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