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以身入局,舍身成仁(6k求订)(4 / 8)

更多的产业和税收,那么,哪怕你左青龙右白虎都能被抬进编制。

但在上南,阿苏这些发达城市却不一样,在这里,对过来投资的企业有着非常严格的审核标准,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是无法在这里立足的。

像是上南,阿苏,阿锡,阿()这些南方的城市,都在把一些重工企业往外迁,甚至补贴钱都要往外迁,像是北方的十三妹,阿连,都是重点关照的地区。

把生产企业迁出去的,留下办事处,拉动南北经济一起发展的同时,也在散装省内形成了“金融与工业”循环往复的经济模式。

这套模式还是非常成功的。

小区域内的金融与工业强结合,造就了非常强力,粘性非常高的经济模式。

所以别看外界一直在喊着十三太保谁都不服谁,但在民间的经济合作上,十三太保间其实是非常紧密的,这也是散装省能在压制下屡屡创出更高经济价值的原因。

这种经济模式有好处,那当然也有坏处。

坏处就是这种经济模式几乎实现了自产自足,以至于散装省基本都对外输出的状态。

类比下来就像是东大近些年跟光之国的贸易,强大的贸易顺差下,东大这些年从光之国赚的钱越来越多;而散装省依靠着南北强结合的经济模式,也跟其他省份存在着强大的贸易顺差。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光是在农副产品这一块,散装省的农副产品已经打通了西南f3的销路,更别说周边的省份了。但其他省份卖到散装这边的东西却不是那么多。

因为这边,尤其是阿苏和阿沪那边的人,更喜欢进口货。

北面的垫底同学自己就省内的东西都用不完……每年的家电下乡和各种补贴活动,早就让散装省的农村过上了很不错的生活,外省的产品没有进来的空间。

当然。

国内也有其他的经济非常发达的省份,比如隔壁的浙州省,鲁州省,南边的粤州,甚至是闽州。

但这些省份是严重依赖外貌的,尤其是闽州……你在国外随便一个地方,都能遇上闽州人和粤州人,当然,遇上了也别套近乎,国外的老乡是针对老乡掏心掏肺的。

这种经济模式下,加上散装特殊的历史和地理背景,自然是有人想要破一破上南的气场的,同时把蛋糕瓜分出去。

所以。

才有了李代民的老上级履任上南,同时带了一批人过来。

可惜强龙难压地头蛇,他们在上南的工作进展的非常的不顺利,不仅想带进来的企业被卡住,就连商会里的商人们都不买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