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兵强马壮(4 / 6)
间呢!也不能动用那些大幅地盘,那是将来的大型项目储备地盘。所以,所需地产原材料只能从外面购入。”
长实集团的唐楼,有1000幢以上,很多都是一个区域,以后随时可以重建。
长实集团的大幅地皮,像是包括北角的‘宋城’(原月园),九龙湾的时代拍摄基地(原)此类。
当然,加上时代影城在北角园明山的‘原制片基地’,以及维他奶在北角的工厂等等,这些陈氏企业还拥有大量的土地储备。
地产部负责人陆孝清,说道:“港府有意扩大西环的马路,而平安银行在那边的仓库必然要拆卸,我建议购入平安银行的在那里几个仓库,修建住宅大厦。与此同时,我们一边销售,一边再购入储备地盘。”
平安银行毕竟是银行,不适合直接做地产。
另外,此时的地皮和建筑费的比例在2:1,也不适合合作。
买卖地盘,对平安银行最公平。
“行,既然西环要发展,也不能拖累,就让平安银行卖出手中的仓库。”
接下来,由陈文杰汇报了百德新街项目、长江广场项目的进展。
长实集团动工的项目不少,还包括美丽华酒店的侧翼,建了一幢17层高的大厦,还有一幢等60年代再建。
总体来说,在这一阶段,长实集团的战略是‘以战养战’,即用发展地产(销售为主)赚到的钱,来投资商业地产(酒店、写字楼、购物中心,出租为目的地产)。
与此同时,长实集团还要保持着充足的土地储备。
会议结束后,长实集团的住宅楼盘立即开始准备陆续的动工。
维港塑胶。
李家成在办公室里,计算着财务。
从1955年开始做塑胶花,也是哪一年遭遇‘最大危机’,但随后因为有平安银行的贷款,转危为安。
1955年,盈利20万;1956年,盈利50万;1957年,盈利80万;而今年才过去9个多月,就已经盈利80万。
虽然已经跻身年盈利近百万的企业,但李家成依旧感觉到——塑胶花产业不会长久,所以他想进入地产行业。
只是他手中不过一两百万的资金,实力还是太弱小。
“购买一幅工业地皮,应该是足够了。至于建筑费,我可以分期支出。应该问题不大!”
李家成思考一番后,做出这样的决定。
虽然李家成做出这个决定非常英明,但他现在受限于维港塑胶能提供他的资金不多,注定不可能有前世的成就。
按照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