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红磡隧道(2 / 5)
需要支出很多,不可能投资这样一个大项目。仅仅是‘淡水工程’,就比其重要的多。
柏立基点点头,说道:“好,我尽快让立法局进行讨论,如果通过,陈爵士可牵头。”
“多谢阁下的支持”
“我们应该多谢陈爵士才对”
柏立基都看得出来,陈光良在这里的私心很好,毕竟投资很多生意,都比投资海底隧道好。
当然他们这些政客也明白,在香港,陈光良家族‘一家独大’,香港发展的越好,陈光良家族也是受益的。
陈光良准备投资一条隧道,连接港岛和九龙的消息,一经传播,便影响香港市民的广泛讨论。
“这个隧道一旦开通,不仅巴士车可以两地开通,就是私家车、出租车也可以,大大的方便了香港交通,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都是功德无量啊!”
“不愧是是‘世界船王’、‘华商领袖’,这次大手笔的投资,简直是无人可及。”
“还不是为了赚钱嘛!真要建成,过路费也是不少呢,你真当人家是在做慈善?”
“你这话说的,如此庞大的投资,就是港府也拿不出钱,你让一个私人免费投资,你想什么呢!本来就是一个投资的项目,只要港府能加以限制利润,这就是一个利港利民的好事!”
面对市民和传媒的议论纷纷,陈光良并没有动摇提前修建香港红磡隧道的想法。
在长实集团的会议室。
陈光良开口说道:“鉴于投资香港红磡隧道的金额巨大,回报率较低,我决定充分利用长实集团上市来筹集资金。我还打算成立长江基建,以后专门投资基建行业。当然基建行业的回报率虽然没有地产高,但它胜在稳定收益,没有周期性。”
保利建筑的总经理陆元台,说道:“老板。如果你想投资基建,正好今年安达臣大亚石矿场招标,这是一个大项目,想中标至少得1.5亿港币左右,但回报率却很高.”
陈光良笑道:“这个标我们要投,但不是志在必得。红磡隧道才是我们必须投资的项目,这里面关系到很多的方面。”
长实集团目前的资产已经是十多亿,陈光良如果准备将其上市,哪怕部分的资产,也要估值10亿以上,然后募集2.5亿以上的资金(25%股权)。
而投资红磡隧道,怎么也需要4年的时间,再加上银行贷款方面,所以对长实集团来说,不是太大的压力。
众人不再有意见,毕竟老板都讲了,这里面关系很大,大家也隐隐约约明白这里面的重大关系——那就是陈氏家族在香港的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