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接待(1 / 4)

听到这话的津田静枝猛然看向顾砚声,拧着眉头问道:“一点都没增长?”

“准确的说,还有点下降,下降的不多,但确实是下降。”

津田静枝沉默,盯着顾砚声,顿了顿说道:“这可真是让我意外,长谷先生对我非常的推崇你的能力,我本以为顾处长会给我个惊喜,但现在这个惊喜都变成惊吓了,你有什么解释?”

“有解释。”顾砚声顿了下首,“沪西的产业主要以赌场烟馆妓院,以及一部分纺织运输工业为主。

在面对前段时间上海经济崩溃的情况下,沪西居民的消费能力呈现下降趋势,这就影响了赌场烟馆这些纯消费场所的税收进账。

而纺织工业的出货爆发期是冬季,也就是11月12月1月,我们的这次实验时间,刚好避开了高峰,棉纱价格已经从高处随着天气的转暖,日渐便宜,而且很难卖。

所以这些纺织业工厂的税收必然下降。

其他的几个行业随着季节性的调整,税收有增有减,区别不大。

另外还得加上这些时间重庆分子不断在上海制造摩擦,烧毁仓库,这些客观因素的加持下,所以沪西整体的税收确实有一些下降。”

“你说的这些因素,对别人就不存在么?”津田静枝斥道:“如果遇到困难就解决不了,为什么要派你们去沪西?”

“津田阁下,请允许我说完。”顾砚声不疾不徐道,“刚才我跟阁下您分析的是沪西的产业格局,其实也是我在沪西任职期间做的一次全面的摸排,想让沪西的经济进行持续的增长,立足点也该是我刚刚说的这些产业。

我和王局长在进行完摸排工作以后,大量走访了租界的商人,已经成功劝说到几位大商人来沪西开设工厂,预计,不少于九家。

其中棉纱厂就有三家,面粉厂两家,还有维修厂等等。

众所周知,棉纱的需求其实是很大的,只不过现在因为战时,物品流通不善,才导致棉纱的供大于求。

一旦流通这个问题被解决,棉纱能够流通到所有日占区,那么带来的税收会是成倍增长。

沪西的工厂多了,效益好,市民的收入就增加,当地的消费被带动,运输,赌场,烟馆,妓院,这些消费通通会被带动,所有税收全部变好。

所以,津田阁下,我不认为我没完成,我和王局长都很努力,我们的成绩虽然现在不显,但是功在千秋。”

说的有理有据,津田静枝不生气了,只是皱着眉问,“那按你说的说法,你招来了这么多工厂,为什么税收没增加?是因为新招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