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接待(2 / 4)
,来不及开工?”
“不全是。”顾砚声摇了下头,“工厂其实不是重点,他们开工的条件才是重点,不管是棉纱厂需要的棉纱,还是面粉厂需要的小麦,今年新上市都需要等夏天,而现在才四月。
我不知道津田阁下您知不知道,华中的物资分配去年就已经分完了,所以新开的这些厂根本没工可开。
也就不可能存在税收了。
等到今天的新货上市,只要拿到份额,这些厂的税收从秋天起就进入了爆发期,并且因为华中物资管制的因素,他们收来的是全年的库存所需,所以后续的税收都很稳定。
除了像棉纱这种偏季节性的产物,到了夏天,价格肯定下降,带动税收也会下降。”
商人倒是跟我建议过,希望我跟您要点便利,因为运输的水路管制多,能不能给他们开一些条子,方便他们把棉纱在高价的时候出给那些日占区的商人,让他们带出去卖。
这样他们冬天多卖一点,卖高价,这样我们的税收也多了,我觉得有道理。
而且可以增加一点棉花的种植,满足日占区的需求,我们这里棉花便宜了,成本就下来了,华中的棉纱如果能卖到其他区域,这税收可是我们自己的。
还有就是小麦的收购库存希望多一点份额给他们,保证他们有利可图。
老实说,现在上海的商业确实难做,您如果询问一下其他几个地区,我相信,他们都会给出同样的回答,那就是工厂非常难招。
如果给这些沪西的商家多批一些库存,形成良好的口碑带动效果,那么我们上海的商业,很可能就会迎来一波大的爆发。”
愿景是非常美好的,而且说的非常清晰,一眼就能看出只要按照顾砚声的路子沪西这么走下去,接下来的税收其实就会有一段爆发期。
津田静枝被说服了,发飙是不考虑发飙了,考虑给顾砚声批条子的事。
思索着说道:“水路的通关文件我可以给他们提供,棉花的种植我可以推广,增加产区,卖到华北,这主意不错啊。
他们的要求我可以满足,顾先生的想法也不错,可以把沪西打造成一个经济示范区域。”
顾砚声点头,“多谢津田阁下,要是这样的话,今年年底,整年的税收,我们应该会有个不错的数字。”
“好,请坐,辛苦了。”
“应该的。”顾砚声坐下。
王如松彻底放下了心,对顾砚声抱拳,敬佩,硬是把一张黑脸给说成了笑脸。
“下一个,你呢?”
在顾砚声说的时候,陆续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