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窦占龙出世(9 / 16)

之八九是卖入杆子帮的商号,做成簸箕、箩筐、苇席贩售,也整捆整车地卖,用于盖房时编苇墙、苫屋顶,杆子帮获利十倍不止。穷哥儿在苇甸子里流血流汗累死累活,出的牛马力,吃的猪狗食,大头儿全让杆子帮的东家赚了去,干活儿的净喝西北风了,许他不仁就许我们不义,许他吸干榨净就许我们杀富济贫!一百多个悍匪一人端了一碗烧刀子,纷纷割破手指饮了血酒,又一同摔碎酒碗,齐声大呼小叫,震得破庙四壁乱颤,泥沙俱下,借着血气冲出破庙,由踩盘子的土匪引路,恰似一群见了羔羊的恶狼,趁着月黑风高杀奔窦家庄!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正是窦家大院人口最少的时候。跑关东的伙计们,全跟着送完腊月门的车队出关去了。不去关外的那些人,掌柜的、账房先生、外来的伙计,忙完了一年的买卖,该归的归,该拢的拢,该交的账也交齐了,均已带着一年的辛苦钱辞别东家回去过年了。这一天老窦家的饭吃得也晚,因为是祭灶的日子,一早把小宝塔似的关东糖摆在伙房里灶王爷神位前,黏住他老人家的嘴,上了天赖话别提。入夜送灶,揭下贴了一年的“九天东厨司命灶君”画像,连同纸糊的灶马一并烧掉,祭完了灶又要祭祖,然后才开饭。按老窦家祖上定的规矩,他们家长工先吃,其次是短工,最后才轮到本家。吃饭之前,窦敬山这位一家之主,必须先背一段圣贤训:“易曰,君子慎言节食,慎言以修德,节食以养身……”甭看他在外边手敞,在家可得以身作则,不改行商俭朴之风,吃的饭菜也十分简单,无非虾酱炒饽饽、白菜烩豆腐、醋溜土豆丝、萝卜炖粉条,外加几碟子小咸菜,拿筷子头儿蘸点香油淋上,一笸箩棒子面贴饼子,一人一碗大子山芋粥,过大年那几天才吃得上炖肉、熬鱼、饺子、年糕。

大户人家的饭菜可以简单,规矩绝不能省,一家老小在饭厅之内齐聚一堂,当家的免不了拍拍老腔,挨个儿敲打几句。窦敬山的大儿子和二儿子文不成武不就没一个争气的,他看着就来气:“你们俩一个赛一个不着调,生意上的事一点不摸门,还不如杆子帮的小伙计懂得多!跟你们说多少回了,尽心尽力盯着生意,你们可倒好,一个耳朵听一个耳朵冒,串皮不入内啊!跑关东嫌冷,老家的商号又插不上手,连账本也不会看,买卖不懂行情、下水不知深浅、交友不分好坏,照这么下去,咱家非败在你们手里不可……”一家子人低着头听窦敬山训话,谁也不敢动筷子,粥都放凉了。窦敬山却没说够,骂完了儿子又数落一个小老婆:“我今天看了看咱家的账本,你这钱花得也太快了,我平时怎么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