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节(2 / 6)

军是为战败后收拢回来,两边派系兼而有之,又兼不少将领身亡,不好区分,只是依着令卓的身份,去了南营。

此次的哗变就出在城南的这支溃兵身上。

在前往城南的路上,报信的人将此次哗变的事由一五一十得交代干净。

此次居庸兵败,居庸关城的中高层将领死亡过半,溃兵们被勉强拢合。待到范阳,欲重新建制,则需兵卒名册。

原先兵卒名册是当地兵营、三司、京城三处备案。然而比较尴尬的是,居庸自不必说,被神速攻破,而如今三司所在的昌平也随居庸沦陷,于是乎名册只剩得雍京一份——这份是不用想了,有那时间等这份名册,范阳也可以洗洗睡了。

无法之下,剩下的法子便是重录名册。

这时,一件要命的事就显出来了。用人不拘一格的燕王殿下麾下多为亡命之人,多是背着大罪的,他们在萧彻手下,固然是领着重赏,也有机会免罪,但与此相对的却是极为苛刻的军法以及可怕的死亡比例。也正因为萧彻军法严苛,当日居庸关城一破,这些人竟是率先杀了军法官逃亡,连带着引发了大批兵卒跟随,这才一败涂地。

于是乎,现在能被收拢起来的那些失了长官的士卒们,无一例外具是一口咬定自己是傅家派系出身,索性免去原来的身份。原本没有名册,这也不难瞒过去。然而,紫荆关调来的援军也是萧彻嫡系出身,两处有不少人都在长胜军中打过照面,一眼认了出来,伪作的名册被揭穿了。

那些谎报身份的溃兵们恐惧军法,有心虚过度的人竟带头砍伤军官,欲逃出军营。

若是紫荆关的援军未来,也许他们还能成功,但紫荆关的援军已至,建制齐全,将领具在的二万人要拿下几十个仓促行动溃兵简直易如反掌,前后不过半个时辰,这批哗变的人就束手就擒了。

那几十个哗变的人自然是立时处置了,然而他们却是掀开了一层盖子,叫将领们看见了溃军中藏着的猫腻,谎报身份的真的只会是哗变的几十个人嘛?当日最先溃逃的就是这批人,想也知活下来的定是比其他部属都多。

如今情形,欲细查身份是不可能的,但要放他们也难,战场之上逃跑是大罪,这些人在居庸逃了一次,保不齐就要在范阳逃第二次。然而,真要杀他们,那在身份不明的情形下,这一万多的溃军能活下来的只得三千多人——只有这些人的建制仍在,军法官齐全,其身份行为是被保证的。

哪怕是萧彻杀败战之士,通常也只杀百余人,人数上前则以抽杀,如今大战在前,却要先杀己方近万人……换了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