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镜头内外(1 / 3)
省博物馆的库房比往常更安静些。严浩翔戴着白手套的手指捏着软毛刷,正细细清理青铜鼎耳上的铜锈,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相机快门的轻响。
“贺峻霖,”他头也不抬,声音里带着惯有的冷静,“说了低光环境下不能用闪光灯。”
贺峻霖从相机后探出头,发梢沾着点不知哪来的灰尘:“没开闪光,用的长曝光。”他晃了晃手里的相机,黑色机身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哑光,“再说,拍的是你,又不是鼎。”
严浩翔的动作顿了顿。他知道贺峻霖总爱拍自己,从三个月前两人被安排合作修复这批文物开始。有时是他俯身调颜料的侧脸,有时是专注看文物裂痕的眼睛,那些照片被贺峻霖存在相机的单独文件夹里,命名是“工作记录”,却总在严浩翔无意间瞥见时,心跳漏半拍。
“铜锈氧化速度比你想象的快。”严浩翔移开视线,继续手里的活计,毛刷扫过青铜器表面,扬起细小的尘埃,在从高窗漏进的光柱里翻滚,“下周专家要来鉴定,出了问题你负责?”
贺峻霖没接话,只是绕到他面前蹲下,镜头对着鼎腹内侧:“这里的铭文,你看出是什么字了吗?”
严浩翔凑近去看,鼻尖几乎要碰到青铜表面。古铜色的斑驳纹路里,几个模糊的刻字隐约可见。他刚要开口,头顶忽然落下片阴影——贺峻霖的发梢扫过他的耳廓,带着点洗发水的薄荷香。
“是‘子子孙孙’。”严浩翔的声音有点发紧,“西周晚期的常见祝祷语。”
“哦。”贺峻霖应了声,手指却在相机屏幕上快速滑动,调出张照片,“那这个呢?”
屏幕上是严浩翔的侧脸,睫毛在眼下投出小片阴影,嘴角微微抿着,背景是堆满文物箱的库房角落。拍摄角度很低,显然是贺峻霖蹲在地上拍的。
“删了。”严浩翔伸手去抢,却被贺峻霖往后一躲,撞在身后的木箱上。发出的闷响惊得两人都顿住了。
“别动!”贺峻霖忽然按住他的肩膀,眼睛亮得惊人,“你看鼎耳内侧,是不是有修补痕迹?”
严浩翔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果然在铜锈最厚的地方,发现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