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会议讨论(1 / 3)
快步来到会议室,此刻会议室内已经人满为患。
各级领导干部聚集在会议室内,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门口。李怀德沉稳落座,扫视一圈,声音低而有力,
“今天召集大家,只有一个议题——马氏体时效钢技术突破之后,我们轧钢厂的应对措施。”
这话一出,所有的领导干部都一脑门子问号。
这个项目其实并没有公开,实验室具体工作只有刘建国李怀德以及一部分技术人员知晓。
此刻攻完成的技术人员并没有在场,毕竟连续好几天的的高强度工作。
都是靠着一口气支撑着,现在实验成功,成果确定,那口气一松,人也就彻底撑不住了。
刘建国还是比较体谅技术部门的领导的,这场会议并没有让他们参与。
见众人面露疑惑,李怀德没有过多解释,只是将实验报告复印件推至桌中央,
“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什么是马氏体时效钢,现在请刘厂长和大家说一下具体情况。”
刘建国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座众人,沉声说道:
“这是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的特种钢,用于航空发动机、深海装备等关键领域。我们已成功试产出首批样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说到这里,刘建国顿了顿,看了眼面露惊讶的众人,补充道,
“目前全球仅有少数国家掌握该技术,国内尚属空白。
这意味着我们率先突破了技术封锁,具备了填补国内空白的历史机遇。
一旦量产,不仅能满足国防重大需求,还将打破国外长期垄断,抢占高端材料市场先机。
这项技术的落地,将直接提升我国在航空航天和深海探测领域的自主保障能力。
时间不等人,必须立即启动中试生产线建设,同步推进专利申报与工艺保密方案。每一个环节都要争分夺秒,确保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同时,要组建专项保密小组,划定核心技术人员范围,严禁未经审批的技术外泄。
中试线建设由李书记和我亲自督办,设备选型、工艺流程必须做到闭环管理。
任何环节出现疏漏,都将影响国家对这项战略材料的自主可控进程。我们必须以战时速度推进,确保三个月内完成首批量产验证。
各部门即刻进入战备状态,72小时内提交详细执行方案。
技术资料实行分级加密,传输全程由安保部门监督。生产区域实施物理隔离,出入须双重授权。
同时对参与研发的核心团队享受专项补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