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会议讨论(2 / 3)
。
每晚八点召开进度碰头会,直报指挥小组。
这项工程不是任务,而是使命——我们必须以破釜沉舟的决心,把实验室的突破转化为国家手中的利剑。”
刘建国说的很官方话,但是众人明白这深层次的意思。
技术一旦公布,肯定有很多人眼热。
轧钢厂这边就是要利用这段技术窗口期,争分夺秒完成产能闭环。
趁着外界尚未察觉,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形成不可替代的先发优势。
在场的人不是傻子,知道这次的技术突破虽说是轧钢厂自主攻关的结果。
但如果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泄露出去,轧钢厂是否能够占据大头还未可知。
毕竟轧钢厂虽说是一个炼钢厂,但全国上下论及炼钢能力,红星轧钢厂只能说是业余。
若是鞍钢、武钢、包钢几大钢厂闻风而动,凭借其庞大的产能体系和资源调配能力介入竞争,红星轧钢厂这点先机转瞬即逝。
眼下可不是谦让的时候,技术成果必须牢牢锁在自己产线上。
三个月中试期,既是冲刺期,也是生死线。
若是把握住了,凭借这个功劳,在座的各位职级少说都能往上提一级。
若是把握不住,轧钢厂这边只能捞到一些残羹冷炙,甚至可能被彻底边缘化。
而且那些技术攻坚人员还可能被调离,届时辛苦培育的技术果实将为他人作嫁衣。
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个道理,眼神里燃起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李怀德欣赏的看向了刘建国,没想到刘建国这个技术型人才的口才也这么好。
寥寥几句话便把局势的利害关系剖析得淋漓尽致,既点明了外部威胁,又精准触动了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会场陷入短暂的沉默,随后爆发出低语声,那是决心与焦虑交织的前奏。
“好了,我相信大家都明白这次技术攻关,对于我们轧钢厂来说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危机。
如果处理得当,咱们轧钢厂可能再次迎来升格,每个人都会获得巨大的功劳。
若是处理不当,咱们轧钢厂将会失去刘厂长在内的所有技术人员,一朝之间被打回原样。”
“现在,每一分每一秒都关乎存亡。从今天起,所有研发数据仅限部分技术人员知晓,所有人不得外泄任何消息。
生产调试组立即进驻车间,三班倒不间断试产。
后勤保障部门全力配合,食宿全部前置到厂区。
保卫科这边要全天候进行场内巡视,他别是实验室区域要全天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