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刘小驴:重生之我在微博做文豪(8 / 12)

一步,再往下后果就比较严重了,一般会面临法律铁拳的审判。

除非你真的是干干净净、清清白白,那算你坚贞不屈,以后自己闭嘴、别再讨嫌就是。

其实留着一个注定要信誉破产的李教授,总比打掉她继续冒头更多代言人要好。

毕竟这玩意儿就像野草一样,烧了一茬来年又是一茬,更何况这时代的楠方犹然是国内第一的纸媒集团。

刘伊妃现在月份大了,两个小崽子在肚子里会不断挤压母体的内脏器官,久坐之后胀气会很严重。

路老板一听赶紧起身,带着老婆到庄园里散步消食,暂时把网络舆论大战放下了。

还有什么现在能比老婆孩子更重要的?同李教授这个傻瓜轮一轮短长已经算极限了,不用再和她纠缠过多。

但当事人的离开,并不代表着这个2009年春节最大的热闹就此消散。

在路宽这个全网颇具领导力的意见领袖的引领下,舆论场上的中高层群体逐渐出现了西风压倒东风的趋势。

“路吹”胡锡近刚开始还不以为意,一个老赵不值得他大打出手。

直到李教授胆敢还嘴,冒犯他心中的“最强80后“,老胡当即就忍不了了,这篇文章几乎也是在小刘博文的前后脚发出。

《警惕文化领域的猎巫运动》:

当某人用显微镜在赵苯山小品里寻找歧视证据时,她正实践着最恶劣的文字狱。

一个源自“马屁精”的方言俚语,经过她学术包装后竟成了迫害少数群体的铁证?

这种“拿着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的批判逻辑,叫人思之有些莫名熟悉。

我们注意到,某些知识分子对西方性解放理论的移植堪称“学术买办”,把欧美社会正在反思的极端思潮,包装成“进步理念”倾销给中国青年,简直可耻!

在此,老胡愿意同旗帜鲜明反对李教授谬论的路宽导演站在一起,请警惕文化洋垃圾!

已经积累了近400万粉丝的影评人、社会评论家周黎明发文称:

李教授批判赵老师低俗时,暴露的恰是文化精英的傲慢。

她推崇的《断背山》在北美传统农场主眼里何尝不是“伤风败俗”?

艺术鉴赏从来存在双标:知识分子把农民笑料贬为低俗,却将纽约同志酒吧的荤段子奉为“后现代解构”。

特别讽刺的是,当路宽夫妇用熊猫比喻孕期幸福时,李教授竟能解读出“物化女性”这一论点,简直荒谬。

这种过度诠释令人想起中世纪教士在壁画里寻找撒旦符号,当批判成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