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刘小驴:重生之我在微博做文豪(9 / 12)
偏执,知识分子的理性也就沦为了宗教裁判所的火刑柱。
学者张维为,后世著名的反公智专家在个人微博中写道:
赵苯山遭遇的围剿暴露出文化领域的“皈依者狂热”,某些学者对本土民间文化极尽苛责,却对西方糟粕无限宽容。
他们能容忍好莱坞电影里华人角色满口“chingchong”(对东大的种族歧视称呼),却要把东北方言“屁精”送上道德审判台。
这种逆向民族主义,是李教授们需要反思的学术原罪。
请你们扪心自问,你究竟是人民的代言人,还是境外理论的传声筒?
……
全网迅速动员起来,不断有关于李教授学术变现链条的分析博文发出,通过爬取其历年著作、讲座、微博关键词,揭露其“性学理论”的商业模式。
虎扑网友整理出《心惊报》十年标题对比图:
报道好莱坞电影时称“《宿醉》展现男性友谊的狂野浪漫”,评价赵苯山小品则用“低俗闹剧污染精神家园”;
对美剧《老友记》的荤段子盛赞“美式幽默的坦率”,对东北二人转调侃则批判“物化女性”。
更有技术论坛网友通过公开数据统计发现,该报2005-2008年的报道中,涉及东大负面的新闻比例高达68%,同期外国新闻的相关信息寥寥无几。
虽然说互联网是没有记忆的,每年的新网民仍旧会在黑红两股资讯中迷失方向,有相当部分的网友还是会被洗脑。
但这一世的网络舆论环境,在智界的严密监测和意见领袖路老板亲自出手“杀猪吓猴”之后,已经算是清朗了不少。
李教授自始至终也没有再说话,关闭了评论区,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但经过这一次双方拉开架势,你来我往的对攻论战,网络上反倒出现了更多把刘伊妃当做“新时代女性榜样”的呼声。
当所有人回过头来,看这位女演员迄今为止的职业生涯,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际遇?
14岁多出道即巅峰、21岁拿柏林影后、内地历史总票房冠军、北电本科芝大硕士、内地首富夫人。
在这些世俗意义的光鲜亮丽背后,所有人几乎是眼睁睁地看着她各种匪夷所思的“大女主操作”。
为了演技进步甘愿放弃《功夫》的女主哑女,转而去《异域》做张子怡的武替;
825伊妃事变之后毅然决然出国深造,给杨思维留下内娱有史以来的顶级难度公关;
在福克斯直播中玉石俱焚,粉碎邓温迪设计的性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