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民族血泪,正义史诗(下)(为一鹿(14 / 24)

跟着祖父在中国生活过几年。

拉贝请何泽慧进了自己的书房,他邀请这位华人女科学家做客,也是另有目的。

“这是我1937年到1938年在金陵记录的日记和照片,你先看看吧。”

何泽慧不明所以地翻看,如同张纯如当初见时一样瞬间色变。

她捧着惨绝人寰的照片和文字,看着罹难的同胞们,哭得痛彻心扉。

听着拉贝的讲述,她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穷尽自己毕生的力量建设祖国,不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镜头虚化,字幕介绍起这位女科学家的身份——

何泽慧,1914年出生于苏州“五世翰林”的何氏家族。

中国核物理与高能天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钱三强院士的夫人。

她曾在自传中写道: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

在此后纽约举办的《拉贝日记》面世发布会上,她积极出席,证明自己的确在1938年见过这本日记和相关胶片资料。

就是源于今天这场聚会。

银幕上的时间跳转,1948年,正值第一次柏林危机。

此时整个柏林物资紧缺,口粮分配不足,算得上饿殍遍野了。

镜头中出现一个瘦弱的男人的身影,正是穷困潦倒的拉贝,电影宫里的观众们几乎不敢认他。

扮演者汉克斯这段在柏林的戏份,比之前整整瘦了35斤。

拉贝拎着篮子去往郊外采摘野菜和野果,路上偶尔有饿晕倒地的人,生死不知。

他有心救助弱者,但想到自己的家人,最疼爱的小孙女厄休拉还翘首以盼自己带回去的食物,只有狠狠心视而不见。

但令拉贝惊奇的是,回家后妻子递给他一封瑞士寄来的信和包裹单,没有写名字,但物品一栏写的是食物。

拉贝好奇地打开信件,时任金陵市长沈怡的画外音响起。

“金陵人民永远铭记您在1937年寒冬中,以血肉之躯守护25万同胞的义举,您的善行使这座城市免于彻底毁灭。”

“悉闻近况,已委托瑞士友人采购奶粉、香肠、面包、牛肉等食品四大箱,即日经中立国转运至柏林。”

“贵国时局动荡,如不弃,请携全家来金陵安度晚年,将为您提供住所与医疗保障,以偿厚恩。”

“盼复!盼复!”

拉贝捧着信纸的双手不住颤抖,泪水模糊了视线。

这一刻,他仿佛又回到了1937年的金陵寒冬。

那些在安全区日夜奔走的疲惫,那些与日军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