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岳阳楼记(3 / 12)

眼前就是洞庭湖了。

水面在暮色里泛着绸缎般的光泽,远处的君山岛缩成一团模糊的青影。

而湖畔最高处,岳阳楼的飞檐正被夕阳镀上一层金红,那些翘角像被点燃的火焰,在渐暗的天色里明明灭灭。

墙面上斑驳的砖痕、斗拱上精致的雕花,都被这层光裹着,古老得像从画里走出来,又亮得让人不敢直视。

温羽凡摘下头盔,额前的碎发被汗粘在额角。

他望着那座楼,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冲动。

这半个多月,他的眼里只有刀光、蛊影、不断后退的路,连抬头看云的功夫都没有。

可此刻,岳阳楼的飞檐刺破暮色的样子,竟让他紧绷的肩背莫名松了些。

他把摩托车歪歪扭扭地停进停车场角落,车撑“咔”地一声卡在碎石缝里。

他摘了头盔,将它和蓝布包一起留在了车上,只背上剑袋,便拍了拍沾满尘土的裤腿,往景区走去。

……

十一月的风卷着碎金般的阳光,斜斜地切过岳阳楼景区的朱漆大门。

温羽凡捏着那张薄薄的门票,指尖触到纸面粗糙的纹路,像触到了一段被时光磨旧的故事。

他没有急着往前走,只是站在入口处停顿了片刻。

秋风掠过鬓角,掀起黑风衣的下摆。

景区里往来的游客大多举着手机,镜头对准飞檐翘角时发出细碎的快门声,孩子们的笑闹声混着导游扩音器里的讲解,像一锅煮沸的糖水,咕嘟咕嘟地冒着甜暖的泡。

这人间烟火气太过鲜活,让他习惯性绷紧的肩背竟悄悄松了半寸。

漫步行走在青石板路上,鞋底碾过几片枯黄的梧桐叶,发出细碎的“咔嚓”声。

路两旁的湘妃竹斜斜地探着枝桠,竹节上的紫斑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像谁不小心打翻了砚台,墨汁顺着竹竿蜿蜒流淌,晕染出几分文人墨客的雅致。

转过一道弯,“南极潇湘”的牌坊便撞进了眼帘。

青灰色的石梁被岁月磨得发亮,四个鎏金大字虽有些斑驳,却依旧透着笔力千钧的沉雄。

温羽凡抬手抚过冰凉的石柱,指尖划过那些被风雨啃出的细小凹痕,忽然想起苗疆猎头寨里刻满蛊文的石碑——同样是石头,一个藏着杀伐的诅咒,一个写着山河的辽阔。

牌坊后便是碑廊,历代名人的诗词刻在青黑色的石板上,字迹或雄浑或娟秀。

他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碑前停住了脚步,指尖悬在“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刻字上方,没有落下。

墨迹早已融进石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